淺談崩漏
先簡單的對崩漏下定義,崩漏是指婦女不規則的陰道出血,且狹義的定義認為出血時間應當在月經來潮以外的時間發生,當然月經量過多在中醫的治則與病因病機方面往往也與崩漏類似.以出血量來看,崩的出血量多,漏則多為淋瀝.當婦女碰到不規則的陰道出血,當先分清楚出血的原因是功能性子宮出血還是器質性病變(子宮肌瘤,腺肌症等......)若為器質性因素,當優先解決器質性問題(尋求西醫婦產科治療等......)再配合中醫的調養.若為功能性子宮出血則為中醫所擅長的專項.
在學生時期跟隨台中中醫婦科專家陳貴發老師學習,對於崩漏的辨證大致可以簡單分為
壹. 形成崩漏的證型
1.肝不藏血型
偏向因血虛兼血瘀(並有化火)使子宮內膜剝落以及凝血機制出了狀況,一般呈現漏的狀態,出血淋漓
2.脾不統血型(惡化則成為陽虛型)
偏向氣虛型,Hb(血色素)下降較嚴重,需要以補氣方式(加強血糖與氧氣的供輸)來改善骨髓造血能力及肝臟製造凝血因子的功能
3.血熱妄行
大都與外感或感染相關,多見於泌尿道感染或產褥熱(可在分為實熱與濕熱下注等等)
貳. 崩漏患者往往會有程度或輕或重的貧血,這也能為中醫師在思考辨證時作為一種依據
一. 血虛型的貧血:
1.有效血液量降低,體循環動脈中的血液量降低,血液多停留在靜脈與微循環系統,屬於中醫所謂的離經之血,血瘀
2.血清量減少,血液流速減緩,攜氧能力下降(血虛夾雜輕微氣虛)
3.血色素輕微下降,一般這類患者貧血程度很輕微,Hb(血色素)仍可維持在11-12之間
二. 氣虛型的貧血
1.骨髓造血能力下降,紅血球(甚至白血球,血小板)數量減少,缺氧情形更嚴重
2.Hb,血比容中度嚴重下降,Hb(血色素)約在7-11之間
三. 陽虛型的貧血(真正嚴重的貧血,大多在西醫會診時,住院病人中才看到)
1.腎臟EPO製造能力大幅度下降,骨髓已很難造血
2.骨髓得不到氧氣供應,造血能力嚴重下降
這樣階段性的分類與精細的診斷模式有別於一般所提倡:遇到崩漏大補氣血即可,若真是簡單的補氣補血即能治癒,有崩漏問題的婦女大可不必尋求中醫師幫忙,自己到藥房抓藥即能解決問題.
值得一提的是,一個人大多不會簡單的只呈現出一種證型,中醫困難的地方在於矛盾的發生與解決,虛實寒熱夾雜是最常見的狀況,而化熱與血瘀也是婦科崩漏必見的兩大因子,各種用藥的比例如何調整就得仰賴中醫四診,比如透過脈診與問診定出病位(何臟腑?在氣在血?),定出病性(是氣血陰陽哪裡出問題?有無痰濕血瘀等病理產物?是寒是熱?),各病位病性在這個疾病中或這個人體所占有的比例又佔據多少?(最困難的部分)當考慮諸多因素後再以塞流,澄源,復舊等治療方式幫助有此問題的婦女朋友.